close
元氣周報/記者詹建富、王昭月/報導】
(記者陳立凱/攝影)
台北市去年針對學齡前兒童的口腔篩檢報告結果指出,市內學齡前兒童齲齒盛行率63.37%,平均齲齒數是3.22顆,也就是說,台北市7歲內兒童,超過6成有齲齒的情形。
哭抓踢 小孩看牙三部曲
不管有沒有蛀牙,都該定期上牙科回診,但別說小朋友,就連成人都提到牙醫都怕怕。經常可看到家長連哄帶騙、半拉半壓地讓小孩躺在牙科治療椅上,還不時見到又哭又鬧的場景。如何帶孩子看牙,成為每位家長該上的一門課。
兒童牙科醫學會前理事長趙文火宣指出,兒童對於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,往往會恐懼,何況是身處於刺耳的磨牙機器聲的牙科診所。
引導他 診所變成幼稚園
根據趙文火宣過去統計,每100名看牙的兒童中,64%會採取合作態度,另有36%是不合作的小病人,他們哭、鬧、手亂抓、腳亂踢,或是嘴巴硬是不張開,讓陪在一旁的家長無計可施。
不過,目前愈來愈多的兒童牙科診所,願意在硬體設備上投注更多心力,例如裝潢擺設力求色彩豐富、卡通化,而且備有許多兒童愛看的漫畫、圖書,藉此拉近與醫師的距離。趙文火宣說,他比較不贊成兒童牙科診所變成遊樂園,希望是像幼稚園的環境,讓孩子一邊看牙還可吸收其他知識。
(記者陳立凱/攝影)
擬人化 張開嘴巴找蟲蟲
值得一提的是,為了解除兒童就診前的戒心,趙文火宣認為,不妨透過解說(Tell)、示範(Show)和操作(Do)的過程,讓孩子對牙科器械的認知,從害怕到勇於親近,另外也可從擬人化的比喻,例如牙科探針形容成「仙女棒」、鑽牙形容成「找蛀蟲」、上麻藥形容成「讓牙齒睡著」,而且還讓孩子摸一摸牙科器械,降低對看牙的恐懼。
別緊張 醫師可以搞定他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鄭信忠則表示,對於兒童看牙時的不合作行為,牙醫師幾乎都有一套「行為處理」的模式,甚至給予可以消除緊張、焦慮的笑氣,或是鎮靜藥物、全身麻醉等手段,但這些都是最後的「武器」。
他建議,除了非常年幼的嬰兒或特殊身心障礙兒童外,家長其實可以不必待在治療室內,即使必要待在治療室也應扮演旁觀者的角色,讓兒童配合醫師,順利完成治療。
(記者陳立凱/攝影)
台北市去年針對學齡前兒童的口腔篩檢報告結果指出,市內學齡前兒童齲齒盛行率63.37%,平均齲齒數是3.22顆,也就是說,台北市7歲內兒童,超過6成有齲齒的情形。
哭抓踢 小孩看牙三部曲
不管有沒有蛀牙,都該定期上牙科回診,但別說小朋友,就連成人都提到牙醫都怕怕。經常可看到家長連哄帶騙、半拉半壓地讓小孩躺在牙科治療椅上,還不時見到又哭又鬧的場景。如何帶孩子看牙,成為每位家長該上的一門課。
兒童牙科醫學會前理事長趙文火宣指出,兒童對於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,往往會恐懼,何況是身處於刺耳的磨牙機器聲的牙科診所。
引導他 診所變成幼稚園
根據趙文火宣過去統計,每100名看牙的兒童中,64%會採取合作態度,另有36%是不合作的小病人,他們哭、鬧、手亂抓、腳亂踢,或是嘴巴硬是不張開,讓陪在一旁的家長無計可施。
不過,目前愈來愈多的兒童牙科診所,願意在硬體設備上投注更多心力,例如裝潢擺設力求色彩豐富、卡通化,而且備有許多兒童愛看的漫畫、圖書,藉此拉近與醫師的距離。趙文火宣說,他比較不贊成兒童牙科診所變成遊樂園,希望是像幼稚園的環境,讓孩子一邊看牙還可吸收其他知識。
(記者陳立凱/攝影)
擬人化 張開嘴巴找蟲蟲
值得一提的是,為了解除兒童就診前的戒心,趙文火宣認為,不妨透過解說(Tell)、示範(Show)和操作(Do)的過程,讓孩子對牙科器械的認知,從害怕到勇於親近,另外也可從擬人化的比喻,例如牙科探針形容成「仙女棒」、鑽牙形容成「找蛀蟲」、上麻藥形容成「讓牙齒睡著」,而且還讓孩子摸一摸牙科器械,降低對看牙的恐懼。
別緊張 醫師可以搞定他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鄭信忠則表示,對於兒童看牙時的不合作行為,牙醫師幾乎都有一套「行為處理」的模式,甚至給予可以消除緊張、焦慮的笑氣,或是鎮靜藥物、全身麻醉等手段,但這些都是最後的「武器」。
他建議,除了非常年幼的嬰兒或特殊身心障礙兒童外,家長其實可以不必待在治療室內,即使必要待在治療室也應扮演旁觀者的角色,讓兒童配合醫師,順利完成治療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